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三排座的中大型SUV也越来越多了,而长城也推出了蓝山来应对这个市场,同时虽然讨论度不高但终端也有着一定的销量,路过长城智选店时在销售的盛情邀请下我也体验了一下这台车,看看这台车的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MAX版本,目前蓝山全系都采用了那套“高级”版的Hi4系统,相比于同集团的下游车型在档位上会多一些,不过作用原理相差不大,也能实现四轮驱动,试驾时剩余电量还是比较多的。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法定限速内都有着比较强的动力储备,说是过剩也不为过。平顺性表现好评,虽然带有档位,但试驾过程中也没有感觉到有换挡的动作或者什么别的问题,当然不清楚完全没电了表现如何。响应好评,中小动力请求的响应都还是比较跟脚的,大的动力请求也基本上没什么延迟,同时即使全力加速动力释放也比较缓和,没什么突兀感,总体表现考虑到定位还是比较不错的,动力储备很强的同时也很好控制。
底盘表现分开说,试驾车选装了21寸轮圈,之前老款车型上不同轮圈车型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新款在和别人交流感受后似乎还有这样的设定,因此表现不可直接替换。虽然带有可变悬架但考虑到定位主要体验的还是舒适模式。实际表现上,中低速时对于小震动的处理还是比较到位的,高速时感觉稍微有点敏感,特别是路不是很平整的话会有一些多余的晃动,不过幅度还能接受。大点的坑洼处理还算到位,减速带还算比较干脆,不过总体滤震的高级感比起同级别的优秀对手还有一些差距,也不是极致软的设定,但考虑到价格倒也还算可以了。
运动性表现好评,总体还是比较扎实的感受,稍微快点的并线转弯感觉侧倾控制还是比较到位的,比一些对手那种软趴趴的感受要好不少,而且也基本上没什么多余的回摆,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不成问题。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还是比较轻的,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匹配的阻尼和回正力矩也没什么问题,日常驾驶车头响应和车身跟随性考虑到定位还算比较好的,虽然车很大但倒是不会感觉太拖沓。
刹车脚感好评,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还是比较到位的,制动力的释放也比较好控制,很容易上手刹的平稳,不过这台车默认的动能回收来的也依然有点延迟,不过毕竟带有CRBS,用不习惯的话关了就好。
NVH整体好评,风噪路噪环境音的隔绝都还是比较到位的,符合价位不成问题,动力总成噪音和振动的隔绝都还算不错,无论是电机音还是发动机介入后的动静都不大,总体还是比较安静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台车我并没有动态体验后排(毕竟一般这种较大的SUV后排体验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后排表现如何不太好确定。
静态上,这台车的前脸还是魏牌最新的家族设计风格,倒也符合新能源一贯的造型,侧面和后面倒还是比较常规的,总体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
内饰这种两个大屏的布局现如今还是挺多的,好在保留了仪表也还算比较好用,整体的设计感还算可以,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内饰的用料也符合价位,基本上常规能触碰到的位置都是软质材料,做工大面上还行,但一些细节有点经不起推敲,好在影响也不大。车机系统表现好评,流畅度还是很优秀的,菜单逻辑也比之前看过的老款优化不少,还是比较好上手的,储物空间也还算比较丰富,常规物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置。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坐姿作为一个SUV还是能调的比较低的,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与之匹配,座椅本身的舒适性也不错,副驾驶的安全带布置在了座椅上,理论上行驶时可以稍微躺一些。第二排表现好评,座椅还是比较舒适的,二排也能调节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宽敞的空间,或许是由于副驾驶零重力的需求因此只有主驾驶后面有桌板。第三排好评,和第二排座椅稍微匀一下也能获得一个还算宽敞的空间,起码以我175的身高三排都能够正常乘坐,这点比一些竞争对手要好一些,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也还算不错,坐成年人跑稍微长点的距离应该也不是问题。后备箱空间好评,三排都打开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行李装载空间,下方也有位置去放一些随车工具。
配置上,这台蓝山的配置还算是比较高的,喜闻乐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所配备,座椅功能也比较全面,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搭配的23喇叭的扬声器效果也还算可以。智驾方面也给了激光雷达,简单体验了一下总体加速减速的逻辑还是比较顺滑的,常规道路上也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地去绕行超车,不过走了一段乡村道路确实就有点吓人了,对于侧面距离的把控还是比较激进的,我个人比较胆小因此会接管的比较多,毕竟目前智驾还是辅助系统,最终的安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额外说一说这台车的行情,虽然是直营但目前销售表现这台车有一定现金优惠,此外如果下单购买的话作为直营店可以协助享受部分地区的地方补贴(合不合规我就不清楚了)。另外高低配两万多的差价只体现在了续航和后排屏幕,销售表示后排屏幕可以后期进行加装,因此高配似乎就没什么性价比了。
总的来说,这台蓝山的表现我认为还算是可圈可点的,动静态表现总体还是比较完善的,采用的四档的混动系统也比较符合近年来长城集团对于动力总成“冗余”的追求。优惠后的价格比起一些竞争对手还是便宜挺多的,特别是能卡在三十万以内这个门槛对部分消费者的选购还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如果有这类车型需求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最后说点看车时的趣闻,不清楚是否是因为试驾量考核比较大,即使我看车时表示主要是来随便看看了解一下销售对于邀请试驾还是挺热心的,第一次看车时试驾车有些问题无法试驾,在试驾车能够试驾后经常打电话邀请来试,试驾完后反倒只打了一个电话回访并表示想体验其他车型的话也可以再来,完全没有催着买车的意思。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在智选店无法售卖走量的坦克系列(只剩下700)后作为直营店更多的是承担了展示产品的作用,对于目前长城集团的情况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毕竟让更多的客户愿意来了解长城最新的产品还是挺重要的。
龙坤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